通知
公告
申報
指南
圖集
影音
微信
公眾號
回到
頂部
請輸入關鍵字!
確定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2019-12-07 星期六 農歷冬月十二 大雪
首頁
機構
政策
資訊
新聞動態
專題報道
通知公告
清單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
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名冊)項目
資源
展覽
影音
圖集
學術
論壇
調研
訪談
百科
申報指南
知識窗
首頁
學術
調研
調研
譜系觀念與媽祖信俗的非遺保護
——以湄洲媽祖祖廟為中心的考察
2019.11.25
譜系觀念是把握非遺互動性、整體性規律的合理視角,對于信俗類非遺資源來說,朝圣與譜系之間有密切關聯,譜系是朝圣的依據和基礎,朝圣則是一種交流互鑒方式,可以勾連出非遺的空間譜系、凝聚信仰族群譜系,建構文化認同性,體現了非遺資源的互動性、整體性、認同性、實踐性等特征...
查看更多
非遺保護與鄉村振興的文坡實踐
2019.11.25
文坡村作為侗錦織造技藝的主要傳承區域,通過增權、授業、協同、創新等一系列辦法,走出了一條非遺保護和鄉村振興共同發展的良性道路。在其實踐過程中,實現了對傳統技藝的價值重構、對多方力量的協調、對非遺特點的堅守,下一步需要加大公共服務投入來保障這些實踐的可持續性。
查看更多
小鎮里的錦繡華章——國家級非遺項目蘇繡調研札記
2019.05.15
鎮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蘇州小鎮,迤邐于太湖之濱,因刺繡而馳名已久。現在已升級為蘇州一個行政街道的臨湖小鎮,仍保有2萬人口,其中8000人為繡娘,4000人從事著與刺繡相關的行業。就是這樣一個群體,已實現了刺繡年銷售額逼近13億元。這背后的淵源從何而來,又如何發...
查看更多
南音文化生態之我見
2019.04.02
本文綜合南音歷史文獻所載、前人研究成果和田野調查資料,通過對南音文化之樂人、樂事、樂譜和樂規等幾個主要因素展開論述,來說明南音的傳衍總是與特定的文化生態緊密相關。文化生態系統各因素之間互為聯系,互為影響。對于當下各地熱火朝天的遺產保護工作,應提倡從文化生態的整...
查看更多
綿竹年畫的非遺傳承與發展現狀
2018.12.14
綿竹年畫又稱綿竹木版年畫,以產于竹紙之鄉的四川省綿竹市而得名,是具有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也是巴蜀人們日常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齊名,為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素有“四川三寶”、“綿竹...
查看更多
絲路茶文化影響下的新疆紫砂工藝的發展和認同
2018.12.14
【內容提要】新疆茶文化與絲綢之路的傳播源遠流長,形成了新疆各民族獨具特色的茶文化。了解探尋新疆茶文化過程中對新疆茶具的淵源又有了新的認識。歷代草原民族豪放的生活讓新疆茶文化底蘊的積淀不及內地漢文化豐厚,知道新疆紫砂的人并不多,但正因為如此前景才更廣闊。在...
查看更多
“弄尪仔”的戲和人——漳州布袋木偶戲入列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1年記
2018.11.23
2006年,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漳州木偶頭雕刻兩個項目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個劇種擁有國家名錄兩個項目的現象并不多見。11年來,該劇種在“非遺”保護的進程中,亦步亦趨,進一步納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完善傳承機制...
查看更多
“菠林喇叭”的激活策略研究
2018.11.23
“周家班”是中國民間鼓吹樂的代表,其所傳承的“菠林喇叭”藝術于2014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文章通過 “周家班”對“菠林喇叭”的保護與傳承實踐調研查究,揭示出“周家班”激活“菠林喇叭”的藝術價值、人文價值及文化自信的策略與步驟,同時也對“周家班...
查看更多
界首彩陶保護與發展的路徑與原則
2018.11.23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部分傳統手工藝傳承與發展狀況不容樂觀。引導傳統手工藝往產業化道路上去發展來解決它生存的困境,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在保證它的活態傳承基礎上合理發展經濟?本文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界首彩陶為例,剖析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如何合理利用...
查看更多
文化共生視域下的臨夏磚雕藝術
2018.11.23
臨夏磚雕是一種明清時期從中國內地移植到西北河湟地區的民間藝術形式,由于其中阿合璧的文化氣息,素有“回族磚雕”之稱。磚雕在西北民族地區的高度發展與多民族文化互融共生的背景有深刻的關聯。從臨夏磚雕的文化變遷史可以看到,一種藝術形式的產生與發展時常超越文本的規約,是...
查看更多
1
2
查看更多
双色球红球第5位尾数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