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報
指南
圖集
影音
微信
公眾號
回到
頂部
請輸入關鍵字!
確定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2019-12-07 星期六 農歷冬月十二 大雪
首頁
機構
政策
資訊
新聞動態
專題報道
通知公告
清單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
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名冊)項目
資源
展覽
影音
圖集
學術
論壇
調研
訪談
百科
申報指南
知識窗
首頁
學術
論壇
論壇
手藝直播還需匠心精神
2019.12.06
在過去,五行八作里,叫得響名號的多以“手藝+姓氏”冠名,使品牌深入人心,贏得消費者青睞。如今在互聯網時代下,如何打響手藝的品牌效應,收獲營銷效果,卻是一個極為傷腦筋的問題。 在今年“雙十一”期間,某電商平臺與多家電商聯合,共同開設手藝直播頻道...
查看更多
手藝人要“坐得住冷板凳”
2019.12.06
近幾年在國家極力倡導復興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振興優秀傳統手工技藝、大力鼓勵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匠人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一些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忙碌于各種博覽會、交易會,展會不斷、評比連連、作品依托商業包裝,高價輩出;更有甚者,一些手藝人剛入門,就自詡大師,大...
查看更多
投資鄉愁,再造一個中國人的生活家園
2019.12.06
人的行為和活動,圍繞人的需求展開。人的需求,無非是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滿足這兩種基本需求,就變成了經濟領域和文化領域。這兩個領域,是相互轉化的。過去研究經濟,從生理角度、經濟角度比較多。應該跳出經濟看經濟,更多地從人、從心理需求發力。 那么...
查看更多
豐富版本與功能,提升我國非遺名錄的社會效應
2019.12.05
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編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締約國的一項基本履約措施。在我國,非遺清單編制對應的主要是對國內非遺項目進行的普查、申報、評審和公布等工作,即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制度。與大多數《公約》締約國相比,我國在非遺...
查看更多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幾個關鍵性問題
2019.12.03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經歷了由起步到發展,到推動和加速期,再到穩定和反思期及目前的“發力”期五個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實踐中逐步深入,從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到關注傳承人能力的提高,再到幫助他們在實踐中發展壯大。非遺研培計劃旨在使傳承人獲得文...
查看更多
傳統工藝的文化復興與“非遺”實踐
2019.11.29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傳統工藝的當代復興呈現出兩種態勢,一是前非遺時代的生產復興,二是面向非遺實踐的文化復興。生產復興關注保護性開發、產業布局調整、技術適度創新和市場經濟效益;文化復興基于生產之上,突顯傳統工藝的內生和外延價值,關注其對家族、村落、行業和民族等多層...
查看更多
邱春林:新中國工藝美術發展的十二個關鍵詞
2019.11.26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工藝美術所取得的進步與整個中國社會取得的文明進步是同步的,在服務于社會主義政治與經濟建設方面均發揮了它獨特的作用。在傳統文化的弘揚與振興方面,工藝美術尤其居功至偉,它走在了復興傳統文化的前列。新中國工藝美術七十年完全扭轉了晚清以后百余年的衰...
查看更多
潘魯生:工藝美術和生活價值的回歸
2019.11.26
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造物文脈,比之于文字典籍和習俗傳統,更大程度上以物質形態融會了一個民族的創造力。衣食住用,智慧匠心,塑造了生活的藝術。一段時期以來,作為農耕文明積淀生成的經驗智慧,傳統工藝美術在工業化、城市化等現代化急劇轉型過程中受到了沖擊,發生不...
查看更多
非遺保護的中國經驗與中國聲音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實踐”論壇會議綜述
2019.11.25
針對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與經驗,2019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山大學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實踐”論壇在廣州舉行。200多名來自不同地區的專家學者,從實踐經驗總結、非遺現代化轉化和個案分析三個方面對新時代背...
查看更多
非遺地理標志,不該被遺忘
2019.11.18
“地理標志”,在我國通常稱為“土特產”,一直以來被世界各國視為國家戰略。“非遺類地理標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地理標志事業發展的必然產物。推進我國非遺類地理標志建設,符合新時代戰略構想。非遺類地理標志是我國地理標志實踐中凸顯出來的新事物。從商標屬性來看,它可理解...
查看更多
1
2
3
4
5
?
146
跳轉至
頁
確定
查看更多
双色球红球第5位尾数走势图